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民航之翼
最近,春秋航空2025年三季报出炉,数据在民航圈引发不小讨论。
曾经风光无限的、连续稳坐“民航利润王”宝座的低成本航司,已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下滑。
这与其他四大航利润大幅改善出现了强烈的反差!
这到底是因为春秋航空在发展过程中遭遇成长的烦恼,还是源于其他航司竞争下的下滑?
一、利润三连降:危机已至?
从经营业绩数据看,春秋航空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前三季度,春秋航空:
总营收167.7亿元,同比增长5.0%;
归母净利23.36亿元,同比下降10.3%。
就业绩本身来看,134架飞机规模的春秋航空表现仍旧足够出色。
无论是净利率,还是利润的绝对值,在国内航司中仍处于前列,有的甚至是第一。
不过,在资本市场来看,或者说从成长的角度来看,春秋航空隐忧已现。
最大的挑战就是利润不再增长,而且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一季度:营收53.2亿元(+2.9%),归母净利6.77亿元(-16.4%),开门即遇利润压力;
二季度:营收49.9亿元(+6.0%),归母净利4.91亿元(-10.7%),下滑幅度虽收窄,但颓势未改;
三季度:营收64.7亿元(+6.0%),归母净利11.67亿元(-6.2%),传统旺季未能扭转利润下滑局面。
总之,今年的春秋航空业绩表现与往年的突飞猛进形成了明显对照。
二、利润为何下滑:全服务航空冲击
民航业如今处于高度内卷的竞争环境,利润很大程度上源于各航司间的激烈角逐 。
春秋航空作为低成本航司的代表,“极致控成本”模式曾是其利润优势的关键,但如今这一模式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
全服务航司为抢客源纷纷放下身段,推出低价票策略。
这些航司在降低票价的同时,还保留了行李托运、机上餐食等基础服务,以“廉航价格 + 全服务体验”的组合拳抢占市场。
这种“低价不低质”的策略,直接瞄准了春秋航空等廉航的核心客群—对价格敏感、又希望获得基础服务的旅客。
这就导致春秋航空原本的价格优势不再明显,机票均价难以上涨,客运收益水平下滑。
内卷之下,全服务航司与春秋航空票价差大幅收窄,2024年全服务航空经济舱平均票价较廉航的溢价,已从2019年的42%骤降至18%,春秋航空的“价格吸引力”大打折扣。
为保住市场份额,保住客座率,春秋航空不得不跟着降价,但这又进一步压缩利润。上半年国内、国际航线平均客公里收益分别下降4.8%、5.5%,陷入“降价保份额,份额保不住,利润还缩水”的怪圈。
今年的价格优势进一步收窄。
在成本端,油价在下跌,对全服务航司降价是个利好。
此外,由于其他各项成本都在涨价,除油成本在上涨对春秋航空往日的成本优势形成压制。
总之,利润在收窄。
三、春秋航空困境:三大关键指标走低
如果用数据来看,春秋航空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困境。
一是客座率下跌。
2025 年1-9月份,春秋航空客座率为91.26%,同比下降0.53 个百分点。
看上去跌幅不大,但却是上市航司中唯一一家客座率下滑的公司。
可以说,对其他航司来说,是量升价跌。
而春秋航空则是量价齐跌。
二是国际投入不如竞争对手。
2025 年1-9月份,春秋航空:
国内运力投入同比增长6.36%
国际运力投入同比增长35.91%
一方面,国内运力增速位列上市航司第一位。
另一方面,国际运力增速慢于海航、吉祥航空。
这主要与春秋航空没有宽体机有关,很难在国际长航线上有所作为。
另一方面春秋航空只能在国内航线以及国际短程航线上竞争,这些航线内卷式竞争更加凸显。
三是利用率提升慢。
2025 年上半年,春秋航空飞机日利用率为 2019 年同期的 87%,虽然日利用率小时同比提升了 5.0%,但较行业仍有更高恢复空间。
相比其自身过去的水平,如曾经达到11、12个小时的利用率,当前的利用率提升速度较慢,没有充分发挥出飞机的运营效率,导致单位成本下降不及收益回落,影响了利润水平。
也就是说,如今的春秋航空:
高客座率、高利用率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另外又陷入价格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中。
效益下滑在所难免。
尽管短期承压,但春秋航空仍握有行业优势—作为国内低成本航司龙头,其单一机型、高飞机利用率、高客座率的基础模式未变,且民航市场长期需求仍在。
春秋航空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自身的市场布局、经营策略以及运行效率,未来的春秋航空仍值得看好。
祝春秋航空越飞越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红卜
配资网上配资网站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