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失望。”
2025年腾讯视频动漫大赏发布会终于结束了,相比几年前动不动就百部片单的雄心壮志,今年的腾讯视频动漫另辟蹊径,给大家展示了什么是“项目不够,人数来凑”。横跨两日为期10小时的线上直播,上百从业者的兴师动众,定睛一看全是老熟人——除了在播作品的续作,就是早已官宣过迟迟没上的项目,只有零星几个看着定级就不高的新项目,轰轰烈烈搞了半天也不知道是在燃什么。
是挺疯的
从2022年找主创集体直播签字承诺准时上线,到如今每个项目15分钟的公开述职。腾讯视频动漫在宣传上过分追求的形式主义,掩盖不了其业务本质的越做越小。在国产动画整体市场趋势走高的当下,无论是数量、规模、预期,腾讯视频动漫业务似乎都没有想象中的乐观。
《腾讯视频动画制作承诺书》考古有点糊
内容上传统年番持续走下坡路,剧场版尝试突围失败,押宝的新番上了就扑,新立项少之又少。商业化方面的开展速度跟不上项目发展的速度,如今又频频收到负反馈……拿不出手的片单和赚不到的钱,方方面面的压力下,2025腾讯视频动漫的发布会却并没有让产业和合作伙伴看到什么希望和信心,这可怎么办?
内容开发不增效
根据我们对腾讯视频动漫2021-2025四个周期发布会片单的数据整理对比,近两年片单在IP数量、项目数量、新作数量等多个维度上都有下降趋势,甚至有2021年片单中官宣的作品至今仍未上线,更有作品在年复一年的发布中悄悄消失了。
整个互联网产业都在谈的降本增效,几年下来,腾讯视频动漫是真降本了,但增效了吗?从本次发布会的大面积续作片单来看,腾讯视频动漫已经把“吃老本儿”写在脸上了,如果是前几年我们可能会认可其决策的长期主义,但如今来看可能并没有几部老本儿值得吃了。
本次片单续作主要分三类,一是年番IP及相关衍生,比如《完美世界》《仙逆》《遮天》等;二是阅文集团IP改编的第N季,比如《一人之下》《星辰变》《全职法师》等;三是近两年S项目的第二季,比如《剑来》《斩神》《诡秘之主》。
前两类作品有着共同问题,也是“吃老本儿”的最大挑战:新观众入坑门槛高,作品饭圈化争议频发,负面舆论加速观众流失,所以观众规模随着集数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开始呈现出倒金字塔趋势发展。
具体来说,现在腾讯视频平台连载时间最短的年番《仙逆》也已经有 100 集了,其他年番甚至有150-200集。同样,阅文系IP改编还在做的也都不短,比如《狐妖小红娘》做到了第13季、《星辰变》第7季、《武动乾坤》第6季等。
在动画连载稳定的情况下,项目预算和质量基本不会大涨,宣传上基本不会大规模投入预算,那么大多数作品就只能按部就班的更新,拉新主要靠关键角色、关键情节时的观众口碑传播。但拉新是有时间窗口的,比如从我们的长期观察和数据评估来看,年番的黄金增长期是第1-1.5-2年,季番的黄金增长期是前3季,集数再多,就要靠极大规模的出圈事件才能实现大规模拉新了,可类比《斗罗大陆》的小舞献祭。
毕竟在短内容横行的时代,想让观众因为网友的一句“xx动画第100集太好看了!”就耐着性子先看进去99集中规中矩的动画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且不说出了99集平庸动画的本子和团队能不能做出精彩绝伦的第100集,但即使有这个前提,对于新观众来说,长番入坑的时间成本和沉没成本都是非常高的。
新观众很难出现大规模的增长高峰,但老观众的基本盘可是会出现断崖式下跌的。长线开发的动画基本都是IP改编,这些IP原作的小说和漫画在连载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很多都烂尾,剧情和人设上的Bug并不少。但由于动画高频更新,制作时间并不充裕,编剧能力有限,很多情况下来不及替原作填坑,导致动画做出来很容易不好看,导致已有观众流失。
这是绕不开的争议地带,你改,原作粉说你魔改,你不改,动画粉说你乱做,改不好,原作粉和动画粉都来骂。再加上长线更新火一点的动画,可能会分裂成角色个人粉、CP粉、作品粉等饭圈阵营,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引战出战,整体弹幕、评论、社媒的舆论环境并不友好,很容易劝退路人。种种原因都会引发观众离场,出坑容易召回难。
那腾讯视频还能吃谁的老本儿呢?最近一年来主推的几部年番都出现了负面舆论,引发群体性争议事件,路径还基本类似。《完美世界》动画因为谁是女主谁是正宫翻车、《斗罗大陆2》动画因为与“小三”吃烧饼力捧小三翻车、《仙逆》动画纯爱夫妻但未近女色翻车、《斗破苍穹》动画因为“卡点的爸,受伤的妈,哑巴的孩子,破碎的家”正在如履薄冰。
而其他几部年番作品,要么圈地自萌,要么始终不温不火,要么根本不知道哪里还值得继续做。腾讯视频动漫用7年时间,引领国产动画开启年番热,将“年番”一词做成了“S级爆款大作”的代名词,如今又亲手告诉我们,年番一词早就失灵了,只代表产能高,不评估质量。季番数量年年递减,年番却没有淘汰制,现在的“年番”快成了烂片保命的护身符了。
本次发布会最重磅的消息,大概就是《斩神》《剑来》《仙逆》《斗罗大陆》IP的长线规划和院线电影计划,这似乎没有想象中燃,反而是比较有风险的选择。近一年的尝试,腾讯视频动漫陆续上线的5部年番剧场版问题很明显了,最重要的是原创剧情编剧能力有限,画面大制作剧情很俗战力也有问题,第二是饭圈化引导明显剧场版频频被吐槽“圈CP粉钱”,第三是整体性问题,剧场版剧情和时间线与在播年番断档,没有连贯性,IP内容联动性差。
那么在《仙逆》《斗罗大陆》两IP主体年番走下坡路的背景下,在剧场版编剧硬伤的风险下,更多的剧场版和院线电影计划又能怎么样呢?剧场版整体的表现不乐观,使得《斩神》《剑来》的剧场版提前面临考验,希望不要再是什么庸俗的情啊爱啊的剧情,实在不行学习一下《吞噬星空剧场版:血洛大陆》,燃也行啊。
经典不再经典,新作就值得期待了吗?2024年8月-2025年8月周期,腾讯视频动漫的三部押宝新作各有硬伤:《剑来》是吃了过多宣传资源推起来的公认的“太子”项目,但表现似乎并不及预期,剧情上的云里雾里提高了观影门槛,引发了“这届观众不行”的经典饭圈讨论,新一季的舆论提前面临挑战;《诡秘之主》即使拿出了最顶级的2D制作和时长诚意,但受限于原作的复杂设定和西幻题材,并没有扛起今夏暑期档大旗,续作大爆的可能性很低。《斩神》则由于出品方比较多,在制作推广的决策上会更复杂,在此不做过多讨论。
做得好,有点可惜
没有上映的新作里,也少有扛鼎相,看起来还不错的片子预期制作周期会很长。本次片单公布的30余部新作中,有2/3是往年公布过还没上线的项目,甚至有几部2021年、2022年发布会就出现过的老熟人,五年了还没上线。今年的发布会也有点像“清仓大会”,拖太久的项目跟不上技术和审美进步的速度,释出物料有一种上个世纪的美,活生生把潜在的S熬成B级项目。
今年才首曝的IP数量极少,不过10来个,数量相较往年大幅下降,部分还在海报阶段,什么时候能上,上的时候国产动画市场又是怎样的格局都不好说,显然短期内不能指望这些作品做平台台柱子。
整体上看,30余部IP新项目以奇幻和科幻为主,奇幻大类比较杂,但同质化已经初现。很多部作品涉及东方奇幻、灵异、系统、都市几大要素杂交,鬼神妖尸要素反复出现,部分克苏鲁镜头引人不适。而科幻普遍卖相较差,实际上科幻类型此前在腾讯视频平台内失败案例不少,只有《吞噬星空》算是跑出来了,所以对这一品类的预期并不乐观。
比较令人失望的是,无论奇幻、科幻还是传统玄幻,这些IP新作都给人一种熟悉的感觉,比如多部奇幻作品幻视《斩神》;卖相最好的科幻《凡应》从PV来看,世界观设定幻视同公司制作的《灵笼》;玄幻就更绝了,除了设定世界观台词上像,美术和建模都开始高相似度了,有网友吐槽《圣墟》的角色又像《完美世界》的荒天帝又像《仙逆》的王林。即使有几部片子看得出大投入和高精度,但未播先走同质化路线,就很难超越前作了。
来者何人?确实眼熟
国产动画发展至今,创制格局初定,即使动画不上线,看看制作团队、项目周期、预算级别、IP级别、原作剧本、粉丝群体,再看看出来的物料,基本结果懂行的人都能判断的差不多了,只有超预期的扑,少有超预期的爆。
当然,我们也并不是想提前打击新作的士气,在此就不过多点名了。对于制作团队而言,项目的情况与平台定级、资源资金、团队发展阶段、项目档期等多因素都有关系,先做出来最重要。
本篇文章中,我们更想探讨的是,作为一家动画产业领先的平台和出品方,腾讯视频动漫业务现阶段项目规划整体上缺乏合理性,过多的收缩新项目规划等于提前断供新鲜血液,在经典年番和小说改续作疲软的情况下,新项目的选择是不是应该更慎重而不是一刀切?长线的年番不考虑优先保证年番的质量,新的规划目标是拉新还是保留存?做了这么多年动画为什么还只能靠改编?经典小说IP不够用了,新一代网络小说能接得住吗?一口气改N部一样套路的小说,是真的能跑出头等马,还是会因为观众的审美疲劳反噬全军覆没?
接得住吗?
头部缺失,腰部难撑,正在坍缩的腾讯视频动漫内容格局背后,是持续收缩的腾讯视频动漫业务发展的野心。今年6月,腾讯视频动画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崔超在参加线下活动中提到了“腾讯视频动漫的长期主义理念”,并指出“题材的相似性并不意味着创作的相似性”。现在看来,如果所谓长期主义的代价是失去野心和能动性,退而选择更保守的方式,解决过度同质化问题的方法是纸上谈兵和圈地赛马,那么“越做越小”已成定局。
商业开发不乐观
长线开发的IP作品,本该代表着产业对其商业价值的乐观预期。但无论是前几年动画内容炙手可热的时候,还是近两年走下坡路的背景下,腾讯视频动漫的商业化开发和衍生开发都没什么存在感,对外不如哔哩哔哩IP商业化部门和阅文好物,对内跟腾讯视频剧综招商差了十万八千里。
是作品不配吗?显然不是,国产动画在腾讯视频总榜上总有一席之地,对会员业务拉新贡献多次上了腾讯集团财报,粉丝购买力毋庸置疑。热度上即使有些年番现在负面频发,那也是祖上富贵,有讨论度才有大负面,至于饭圈,更是变现的主力军。那为什么腾讯视频动漫的商业开发并不理想,如今的代表案例还只能是已完结的《斗罗大陆》和古早的《魔道祖师》呢?
什么文艺复兴
首先是腾讯视频动漫在播动画复杂的权益归属问题,哪些是别人的,哪些是自己的?哪些能做,哪些该做,哪些该好好做?面对数量较多的项目,这些筛选就比较考验团队能力了,很显然,腾讯视频动漫的IP商业化团队也选择了保守派,把资源更多倾向在经典项目上,近几年新作的合作案例并不多,平摊到每个项目上就更少了,甚至有年番项目做了好几年也没拿得出手的IP合作落地,更别谈赚钱了。
有些在播项目看起来合作很多,但很多合作来自IP原版权方的支持,比如《英雄联盟:双城之战2》《王者荣耀:荣耀之战碎月篇》《全职高手》。腾讯视频动漫一方面是合作案例少,另一方面是合作品牌级别和合作内容上与作品不匹配且关联性低。现阶段动漫IP授权领域还在依赖既往案例对标,如果某热门年番IP只能拿到三线品牌的合作,那其他IP即使是热门IP与更好的品牌进行合作洽谈也可能会面临阻力。腾讯视频动漫这样开展业务,影响了品牌市场对国产动画商业价值的评价体系,对整个产业发展有非常负面的影响。
比如近期《仙逆》年番的负面舆论,也直接影响了国产动画在IP商业化领域的口碑。事件一出,粉丝纷纷去电商平台退货退款,出坑出物,去各大合作品牌社媒评论区抗议。此前早已官宣的晨光文具与《斩神》《剑来》《仙逆》3个动画IP的长期合作,负面事件后品牌方直接在最新宣传物料中删除《仙逆》动画相关素材避风头。同期,realme中国区CMO@楚楚_Jessie 发微博,直言《仙逆》的翻车影响了品牌合作意向。
近两年风靡二次元圈的谷子热,腾讯视频动漫似乎也姗姗来迟。腾讯视频动漫内容业务的持续降本,有一部分潜在原因也来自于商业化部门手持热门IP不赚钱,正所谓不开源只能节流。现今内容业务越做越小,原本就慢半拍的商业化业务更是前途一片迷茫了。运营养蛊搞饭圈,粉丝一哭二闹三退款,越来越高的风险影响了腾讯视频动漫IP的商业价值,限制了品牌合作。完蛋,商业化也要“越做越小”了。
2025年,腾讯视频动漫发布会片单的新变化代表了该业务遇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需要这些变化?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但很遗憾,这次的发布会可能并不及格,无法给产业和广大合作伙伴一个值得期待的答案。
配资网上配资网站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